@aquilegia @duduyun
“理智的声音”——也是我私信周保松的原因——理性的声音本就不利于传播,我认为周保松作为社科教授,一定比其他港人更有机会接触到理性的声音。(相比于其他科的学生,读社科的学生选择香港for some reasons. )但他还是随手转发了一条刻板印象。
但又觉得那是香港人的运动,他们在争取自己的家乡和未来,在那个当口纠结于他们对于内地人的刻板印象,有点太细枝末节、太自我关注了。
我因为经验缺乏而脱离现实,在经历的一次半运动时对于其中的自嗨有点尴尬。后来听参与过八九的人说,当时也有一部分成分其实是自嗨,但后世并不会关注到这些,也不符合大众的心理预期。于是才认识到,自嗨是运动的一个自然的无法剔除的组成部分。
不过周保松给我留下了没有超过其自身局限性的印象。所以“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让我感到突然但不甚意外。
Notices by 有请下一位智齿发言 (papaya@o3o.ca)
-
Embed this notice
有请下一位智齿发言 (papaya@o3o.ca)'s status on Monday, 29-Jul-2024 16:55:18 JST 有请下一位智齿发言 -
Embed this notice
有请下一位智齿发言 (papaya@o3o.ca)'s status on Monday, 29-Jul-2024 16:55:18 JST 有请下一位智齿发言 @aquilegia @duduyun
我正好在机场事件后离港的,在香港经历一次半运动和那几年的时间。平日里部分港人面对内地人有依托于制度上的和意识上的优越和傲慢,不单是笼统地针对内地制度,也包括相处中面对内地个体,甚至不乏所敬仰的师长。几年下来频繁自证带来一点屈辱和疲惫。到了运动里,除了对于内地的仇恨以外——这方面我能理解——对于内地人的矮化似乎也成为了自我心理按摩的一部分。周保松在受众大多为港人的fb转的那个视频,在当时的我看来自嗨的成分比较大,只是又一例平常不过的港人优越时刻,除了加深他们本就相信的刻板印象,并没有对于沟通和理解起到正向作用。我早在不得不习惯中默认,那次私信只是因为之前对周保松的好印象而觉得连他也这么做“有失水准”。 -
Embed this notice
有请下一位智齿发言 (papaya@o3o.ca)'s status on Saturday, 27-Jul-2024 20:10:36 JST 有请下一位智齿发言 @aquilegia @duduyun
“在运动中出过头”真是一个很客观中肯的评价了😂
似乎就是他孜孜不倦地在微博“勇炸粪坑”时想起他就是《真正的教者──侧记高锟校长》的作者,曾被那篇文章感动过,于是去fb上fo了他。没过多久就看到他转了一个在海外街采内地生的视频,大致都是脑袋空空但反对民主,很符合“被洗脑”的刻板印象。这种人固然存在,但我认识的在港读社科的内地同学,见解要进步得多、深刻得多。周保松一定也认识这样的学生,他的班上一定有这样的学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不再需要多一个充满刻板印象、制造对立的视频了,他作为“出头的人”选择转那样一个视频,对于互相理解、互相沟通并没有帮助。我当时以我认为非常恳切的言辞私信了周保松,周保松也回了,但聚焦点还是放在探讨为什么内地生会有这样“被洗脑”的现象,而忽略了要让试图理解和沟通的声音先被听到的呼吁。本想再争辩几句,但又觉得在此情此景,纠结于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刻板印象视频显得过于自我关注,便罢了。那时候只觉得任何人都是有局限性的。再次听说周保松竟是在me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