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toMouth @mingsang 我妈初中班上的班长当年是跟着父母从上海支援三线过来,父母双方大部分亲戚还在上海,他女儿上大学也考回了上海,然后安家落户。后来有一年他老伴去上海帮女儿照顾小孩,遇上车祸去世,他女儿火速把妈火化了,没跟任何上海亲戚说。我想了想他女儿和上海亲戚们的关系,感觉此处有深渊
Conversation
Notices
-
Embed this notice
aqui (aquilegia@mastodon.online)'s status on Saturday, 30-Dec-2023 22:24:32 JST aqui -
Embed this notice
平成与令和之间 (handtomouth@ramen-fsm.eu.org)'s status on Saturday, 30-Dec-2023 22:24:33 JST 平成与令和之间 @mingsang 刚读了一下,实在忍不住对文中以下两段文革时期的生活描述大翻白眼。中国这些专业人士(我认为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真的是人文素养太差了,对洗脑完全没有任何抵抗力。
十三陵水库建设时期把高校教师拉过去做苦力这事,我听一位高校退休的老太太讲过。她说自己因为在家也要干点农活,体质比较好,在工地稍微轻松一点,但也很苦,那些城市长大的同事就更苦了。因为她先生是归国华侨,身份上敏感一些,比别人在工地呆了更久。(肯定被征做劳役的农民就更苦了。)
还有从发达省份调人去支援大西北支援三线。我当年生活的大学大院里就有一批从上海来的人,有教师也有普通职员。八九十年代,政策松动时大都想办法要回上海。有一次我帮忙监考,同考场的就是一位上海来的女性行政人员。考完两人聊了很久,主要是她在倾诉:他们那个上海支边的圈子基本都很后悔当年的决定,说有些人选择支边是不得已的。说就是能回到上海,也很难找到接收单位,而且家里的房子都被兄弟姊妹占了。但是她特别特别想回上海。后来听说她离婚,带着孩子回上海了。我当年毕业要去其它城市工作,当地要求本地生源要缴纳一千元出省费,以限制人才外流。一千元那时候是非常大的一笔钱,我父亲听说了,大骂当地政府无耻,说自己在西北干了一辈子,不说念好吧,还要被惩罚。但他的意识始终还是停留在党是好的,底下水平低办坏事的阶段。
所以总归是佩服张爱玲的。 -
Embed this notice
小明君 (mingsang@alive.bar)'s status on Saturday, 30-Dec-2023 22:24:34 JST 小明君 同业里有人是他学生,前几天去世,纷纷转发悼念。原本也不太了解,上学时有老师对他非常仰慕,主要的点是会拉小提琴。点开看了一下(以及看到有人贴出他布置作业的邮件),结合我们这种又土又木又平庸的设计院打工人经验(比不上会拉提琴的大师),对他水平产生了怀疑,隐约像是老年版本的知乎网友。又翻了几页以色列的结构原理教材,对比之下的老中人啊,真他妈的爱做题。
-
Embed this no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