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见闻
去医院开药,预期可能会开仿制药,没想到开了原研药。一盒100片,定价15.49元,约合每片0.15元。回程在车上搜了一下自购的价格。京东上京东官方店和第三方店铺的定价范围在每片0.86-1.45元之间。叮当快药的定价在每片1.38-1.9元之间。均视购买量而定。
朋友一直服用进口降压药,最近换了国产仿制药,副作用太大。去社区医院要求开进口药被拒,于是托关系找到医院院长,特批开了进口药。
不知道目前开出来走医保的原研药是医院上一年结余的,还是2025集采落实后依然为各级医院陪给一定比例的原研药。如果情况是前者,普通患者要么用仿制药,效果和副作用都听天由命;要么自费在外购药,花费成倍增加,这还是药店有药的情况,如果更恶化一点药店无药,大概又要境外代购了。如果是后者,医院能走医保的原研药比例可能也会十分有限,运气好点还能开到医保覆盖的原研药,或者就是各凭本事托关系走后门搞药了。以上是城镇居民的情况。农民当然选择更少了。
等公交车,罕见地等了二十多分钟。上车就听到北京大爷跟售票员抱怨发车间隔太长。售票员说他们也没办法,现在就是这么个形式。回程在车站,两北京大爷吐槽经济下行,大冬天的等车太费劲,以后好药也没了,孩子搞不好下岗,还得回来啃老。但两人将此归因为“美国人太厉害,咱们根本玩儿不过人家”。两人声儿不小,也不避人。下车往回走,身边两位中年女士在骂豆瓣改版,但一时又找不到书影音标注这么方便的方法。没想到豆瓣用户范围这么广。